欢迎光临~斯诺克直播网站
斯诺克直播网站
全国客服热线:

13813676517

公司新闻

一种减速机支架、减速机和辊压机的制作方法

来源:斯诺克直播网站    发布时间:2024-01-30 01:50:58

  1.本技术涉及辊压机附属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速机支架,以及使用该减速机支架的减速机和辊压机。

  2.辊压机大范围的应用于水泥、矿山冶金等行业,其动力由电机经联轴器、减速机传递给辊轴。现有辊压机中,减速机悬挂安装于辊轴处,两者通过涨紧连接固定,减速机重量完全由辊轴承担。随着辊压机规格增大,减速机重量增加,加之安装维护等原因,在辊压机运行过程中,减速机摆动大,高速端跳动大,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

  3.针对上面讲述的情况,为克服现存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速机支架,通过将该支架设置于地面处,由下方对辊压机辊轴进行托举,以缓解辊轴处承载的减速机重力,从而避免减速机摆动,保证减速机和辊压机的运行稳定性。

  5.本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减速机支架,包括:底座,用于自下方托举固定减速机;支座,设置于水平地面处,用于支撑底座;其中,减速机与底座活动连接固定;底座与支座活动连接,底座沿支座表面水平滑动。

  6.本技术通过底座自下方托举减速机,并配合设置于地面处的支座对底座的支撑,承载减速机的重量,从而抑制了减速机的摆动和跳动。同时,通过底座与支座的活动连接,使底座可随减速机移动,避免干扰减速机的正常工作。

  7.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支座包括:支腿;面板,固定于支腿顶部,沿水平方向设置;面板上表面具有直滑槽。

  8.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座包括:固定部,用于固定减速机;滑动部,用于沿支座表面滑动;其中,固定部竖直固定于滑动部上表面;滑动部活动嵌设于直滑槽内,沿直滑槽水平滑动。

  9.本技术通过底座滑动部与支座面板处的直滑槽的配合,对底座的滑动方向进行限定,有利于进一步缩减减速机摆动及跳动幅度,进一步提升减速机运行稳定性。

  10.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一u型托架,减速机压设固定于u型托架处。

  11.本技术底座中采用与减速机外型相匹配的u型托架,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固定部与减速机的接触面积,来提升固定稳定性;另一方面,减速机可由固定部上方进行装卸,便于操作。

  12.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座还包括稳定部,稳定部设置于u型托架与滑动部间,稳定部的宽度大于u型托架宽度或直滑槽宽度。

  13.本技术通过增设的稳定部,增加了底座与支座面板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底座

  14.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面板处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直滑槽,各直滑槽中分别活动设有一底座。

  15.本技术通过增设直滑槽和底座的方式,采用多组底座对减速机进行托举支撑,有利于提高对减速机的支撑稳定性,同时,有利于增强支架的承载能力。

  16.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减速机,其特征是,包括本技术目的之一提供的减速机支架和减速机主体,减速机主体压设于底座处。

  18.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两组减速机支架,减速机支架的底座分别固定于减速机主体的不一样的部位处。

  19.本技术可通过增加减速机支架数量提高其对减速机主体的支撑能力和支撑稳定性。

  20.本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辊压机,包括本技术目的之二提供的减速机和辊轴,减速机主体套设固定于辊轴处,减速机支架设置于减速机主体下方,并托架固定减速机主体。

  21.本技术通过减速机支架支撑减速机主体,使辊轴处不需再承载减速机主体的重量,从而缓解了辊轴因承载减速机主体重量导致的摆动、跳动等对辊压机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23.1.本技术通过底座自下方托举减速机,并配合设置于地面处的支座对底座的支撑,承载减速机的重量。同时,通过底座与支座的活动连接,使底座可随减速机移动,避免干扰减速机的正常工作。

  24.2.本技术通过底座滑动部与支座面板处的直滑槽的配合,对底座的滑动方向进行限定,有利于缩减减速机摆动及跳动幅度,进一步提升减速机运行稳定性。

  25.3.本技术底座中采用与减速机外型相匹配的u型托架,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固定部与减速机的接触面积,来提升固定稳定性;另一方面,减速机可由固定部上方进行装卸,便于操作。

  26.4.本技术通过增设的稳定部,增加了底座与支座面板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底座对减速机的支撑强度,以及底座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7.5.本技术通过增设直滑槽和底座的方式,采用多组底座对减速机进行托举支撑,有利于提高对减速机的支撑稳定性,同时,有利于增强支架的承载能力。

  28.6.本技术通过减速机支架支撑减速机主体,使辊轴处不需再承载减速机主体的重量,从而缓解了辊轴因承载减速机主体重量导致的摆动、跳动等对辊压机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准确的通过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36.附图标记:1.底座,11.固定部,110.u型托架,12.稳定部,13.滑动部,2.支座,21.面板,210.直滑槽,22.支腿,3.减速机主体,4.辊轴。

  37.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种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3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宽度”、“上”、“下”、“竖直”、“水平”、“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3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能够最终靠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准确的通过详细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非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非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2.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此外,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47.如图2所示,底座1由上至下包括依次相连的固定部11、稳定部12和滑动部13。固定部11顶部具有一u型托架110。稳定部12的宽度明显大于固定部11和滑动部13的宽度。

  48.如图3所示,支座2包括面板21和支腿22。面板21上表面开设有直滑槽210。滑动部13嵌设于直滑槽210中,底座1即可沿面板21水平滑动。

  5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速机,包括实施例1所提供的减速机支架,以及减速机主体3。减速机主体3压设于u型托架110处,减速机主体3的外壁与u型托架110的内壁匹配接合。减速机主体3可与底座1同步沿支座2顶部水平滑动。

  53.支座面板处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直滑槽,各直滑槽中均设有一底座。两底座与减速机主体不一样的部位接触,因减速机整体的结构变化,两底座中u型托架的结构稍有不同,以便与该处减速机主体外壁相贴合。

  55.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压机,包括实施例3所提供的减速机和辊轴4。减速机主体3套设于辊轴4外。支座2固定于靠近辊轴4的水平地面处,使底座1托举固定减速机主体3。

  56.辊轴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带动减速机主体沿直滑槽方向往复移动。减速机主体将该运动状态传递至底座,通过底座滑动部与直滑槽的配合,使底座随减速机主体同步滑动,从而从始至终保持底座对减速机主体的托举,使辊轴免于承载减速机主体重量。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