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斯诺克直播网站
斯诺克直播网站
全国客服热线:

13813676517

科技创新

凝心聚力迎接行业变革与机遇

来源:斯诺克直播网站    发布时间:2023-12-24 02:30:44

  在中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的情况下,怎么来实现行业与企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现阶段所有物流装备企业关注的话题。众多业界精英出席本次大会,分享经验,交流感悟,为行业发展带来有益的参考借鉴。

  12月9日,由《物流技术与应用》主办的“2021第九届全球智能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1全球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在苏州石湖金陵花园酒店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汇聚同道·智领未来”为主题,十几个主题演讲、四场“高峰对话”,围绕中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的市场需求、创新方向、未来趋势、发展机遇、挑战及对策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吸引了广大物流系统集成商、物流装备企业与配套件企业和用户等业界精英出席。

  大会主持人、《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副主编江宏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这一年对整个物流装备行业而言十分不易,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国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中国智能物流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增速远高于GDP增长,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另一方面,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下,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对中国物流装备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原材料上涨,供应链断链,跨界入局者多,资本搅动市场,行业资源出现重新分配的趋势。怎么来实现物流装备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怎么来实现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受到业界高度关注。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计算机显示终端对物流装备应用场景和效率的要求慢慢的升高,极大驱动了物流装备行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于目前物流装备行业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与会嘉宾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读。

  著名物流专家、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王继祥指出,智慧物流已经从理念走向了应用。智慧物流是“数智化”的典型体现,目前智慧物流正处于从数字化、网络化走向智能化阶段,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永衡在题为《物流改变工厂》的主题演讲中进一步阐述了现代物流装备技术与智慧物流的关系。他指出,智慧物流以一种技术或产业的形态推动物流业现代化,支撑制造业智能化。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方法,实现物流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提高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的现代化物流模式。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土地资源有限、经济转型升级等大背景下,慢慢的变多的物流装备软硬件技术被应用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中。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产品线总经理冯建国指出,在整个生产链条中,物料需要自动化搬运与跨工序转运,物流自动化离不开信息化,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场景中的应用慢慢的变成了趋势,有助于生产制造与物流系统相结合,实现整个项目布局的可视化和快速的方案化。

  不仅是制造行业,近年来三方物流行业借助自动化物流装备技术实现服务升级的趋势也十分明显。上海发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特别助理程岳明指出,兼顾成本、效率、柔性化是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主要诉求,希望未来能够与更多的物流装备制造和集成商在技术选型与应用模式等方面做研讨和合作。

  上海泽第供应链管理事务所执行合伙人王祖锦进一步提到,很多企业的物流痛点具有一定共性,比如:业务波动大、对人工依赖性强、仓库搬迁导致一些设备不能被重复使用等。另外因为业务越来越复杂,需要在物流系统方案设计时实现作业流程尽可能简化;设备兼顾柔性跟弹性,可调整部署,增强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除了逐步的提升软硬件技术水平之外,如何站在客户角度深入挖掘并整理其需求,帮助客户进行流程梳理优化,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落地,也对物流装备企业提出了挑战。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物流部副部长方忠民在介绍中车株机智能物流项目建设经验时谈到,中车株机为贯彻落实《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建设“智慧株机”,以智能化决策与运营、数字化研发与工程、集成化生产与管控、智能化产品与服务等建设为核心,打造了全球首个轨道交通转向架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车间,并建成了先进的加工、装配、检测、涂装等智能生产线和智能物流体系。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软件、仿真技术、单元化器具、物流标准化等需求,更对物流装备制造商、集成商提出了诸多需求,包括产品细节,以及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帮助客户解决原有流程、作业方式、人员管理效率低下等痛点,更好地实现项目落地。

  法布劳格物流咨询公司中国区首席专家张芸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指出,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项目的落地,不一样的客户的项目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而且中国市场的需求长期处在一直在变化中,这也是中国与国外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更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特别是在物流项目实施过程中,咨询公司不仅是“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谈到应用企业对物流装备技术与服务的需求趋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天睿物流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邱伏生强调,如今慢慢的变多的制造工厂正在由以前的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交付为中心,同时,随着自动化物流技术的大规模引入,企业的生产与物流正在融为一体,这就需要相关服务商对软硬件技术、生产工艺流程、运营管理等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根据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的实时监测数据,我国2021年快递业务量于12月8日突破1000亿件。千亿件的到来,标志着我国邮政快递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物流装备业而言,也代表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在“高峰对话”环节,众多嘉宾围绕当下行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策略进行了分享。

  旷视高级副总裁、物流业务事业部机器人产品部负责人王宏玉指出,中国物流装备市场是伴随着电商快递的迅猛发展而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起来的,智能物流成为确定无疑的方向,未来5~10年行业还面临哪些重大机遇,需要企业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如“双碳”目标对行业的影响,以及人口政策背后的行业发展契机等。但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在巨大的市场机遇下,市场参与者慢慢的变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则成为随之而来的挑战。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凌则直言,相比“激烈”,“惨烈”二字更能描述目前的行业竞争程度。“物流装备市场大了以后,“肉”确实每年在增长,但是“狼”也慢慢变得多,甚至“老虎”也进来了,都来抢食。”江苏高科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刚将目前行业竞争状态进行了形象的比喻。他从“人、财、物”方面进一步指出行业面临的挑战:人员流动性大及人才储备不足,企业资金压力大,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挑战。北京伍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军琪对此十分赞同,他也表示,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是目前公司面临的最大的考验之一,因此尽管订单不少,企业利润却堪忧。而公司的人员慢慢的变多,流动性却越来越大的问题也颇让他烦恼。王宏玉同样表达了公司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他认为,物流系统智能化水平技术难度加大、资源短缺造成的项目交付困难是目前面临的更大的障碍。之所以交付难,主要原因在于物流软硬件的平台化、标准化程度太低,客户定制化需求太高,并且行业分工协作程度不够等因素。

  基于目前行业遇到的挑战,与会嘉宾也分享了相关经验。一是深耕,面对机遇的时候,每个企业更应该冷静思考自己生存的路径,选择什么赛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细分市场里面找到自己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二是合作,行业企业相互合作把市场“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兼并打造世界级的公司,“只有合成一股力量,我们才可能有所作为”。此外,做好产业链的协同,形成友好的产业链,让产业链上每个点都能做到更专、更精、成本更低。

  深圳市佳顺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焱则站在行业的高度,发表了《物流移动机器人觉醒时代的自制与治势》主题演讲。据她解读,“自制”指的是企业自我规范的心态;“治势”则是指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如何协同,构建可持续长期发展的生态环境。“近两年有100多家新型企业进入移动机器人行业,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增长速度超过35%。但行业问题也非常突出,如透支未来、高薪挖角、产品趋同、画地圈羊、低价竞争等。”对于这些问题,她建议从标准化建设和产学研互通加强专业人才梯队建设两个维度着手。此外,对于企业自制、竞合有序的实现,她也总结了四点建议,包括以客户为中心专注细分市场、以品质为基础打造核心产品、以适用为原则提高交付时效、以经营为导向提升盈利能力。

  对于疫情带来的挑战和对策,在“2021全球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领袖峰会暨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理事年会”上,众多与会嘉宾也进行了深入且坦率的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在这样的时刻更应当聚焦优势行业、实现差异化发展。如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敏、无锡中鼎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科等都表达了类似观点;上海精星仓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曦、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龙进军、苏州鸿安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庆等提出,要继续推进稳健经营、高质量发展;米亚斯物流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忠、霍尼韦尔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李玥等提出要推出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金峰集团创始人兼CEO蔡熙强调,通过硬件和软件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更多企业家表达出企业对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如锋馥集团董事长刘承翰、深圳中集天达物流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绪谦等等。

  《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执行主编、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宁指出,新冠疫情给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面对疫情的挑战,他提到一个关键词“健康”——行业里的企业应健康发展,要注意防范经营风险;在特殊的艰难时刻,更应当倡导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建立健康发展的生态圈。

  总的来看,选择好细分赛道、做好自己擅长的产品或服务、合作共赢,是行业企业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健康发展的共识。

  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会上,多位行业重量级嘉宾围绕创新发展分享了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技术创新是必然的选择,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如果要做好行业,把一个复杂的项目顺利交付,唯有潜心去做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的研发创新。”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吴耀华表示。江苏六维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正林对此深有感触,他通过分享亲身经历指出,企业首先必须得把自己核心的产品做好、做强、做扎实,练好内功,做好产品,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而非盲目地创新。上海速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庆波也用“专注、专业、专心”六个字表达了对于创新的态度,一定要沉下心来一点点地打磨产品。

  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与会嘉宾纷纷进行了肯定,“创新很难”也几乎是所有嘉宾的共识,对此,他们就目前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交流。例如,深圳市今天国际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曾巍巍表示,作为物流系统集成商,如何同时解决好客户的需求与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两难的问题,而单纯对于技术创新而言,更是面临人才的极度短缺,因为研发人员不仅要解决当前的单个项目问题,还需要对客户需求、业务场景和行业有深刻的认识,从定制化慢慢提炼出共性。此外,创新最大的风险在于创新的持续性,包括技术创新团队这一内因是否稳定,以及是否有相应的市场环境去支撑创新的落地。因此,创新得以实现的关键,不仅需要企业构建强大的内驱力,有持续创新的理念,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去营造相应的环境。

  “产品的研发创新不是依赖于凭空的想象,而是在行业中经过深入的应用与实践积累经验,再结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逐步进行产品与技术的升级迭代的过程。”天和双力设计研究院院长徐冀江表示,他进一步指出,企业创新可以从产品创新、行业创新、场景创新、服务创新四个层面展开。其中,产品创新指产品性能、质量的升级以及功能的拓展和品类的扩充、标准化等;行业创新主要包括纵向产品线拓展和横向高新技术的引进;场景创新指同一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的功能开发;服务创新则指通过先进的信息管理平台或者运作管理工具等,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因此他建议,企业一方面要有清晰明确的研发策略;第二需要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第三,避免盲目的跟风。

  康耐视亚太区物流行业销售总经理孟浩则强调了专注与大力投入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康耐视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大约为年销售额的15%,不断地听取客户的需求,不断地完善产品,优化未来创新的发展方向。吴耀华对此充分肯定,同时他还强调,除了资金的投入,研发创新更需要技术领军人能够对技术创新的难度有充分的估计和预判,相比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难度更大,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积累。接着这一话题,主持人赵宁呼吁企业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让高校去做基础性的研究,这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有效降低创新成本。“创新最需要的就是认知的升维,只有实现认知的升维才能应对降维打击。”他强调。

  谈及具体的技术创新,近年来发展最为火爆的物流移动机器人必然首当其冲。以类Kiva机器人为代表的“货到人”技术被认为是拣选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目前,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和智慧物流的发展,物流移动机器人得到慢慢的变多的关注。在此次大会上,多个物流移动机器人企业以不同侧重分享了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对行业的观察和理解。

  极智嘉智能仓储部售前及规划总监程晓鑫在题为《焕新而来,极智嘉货到人方案的创新与应用》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极智嘉的智能仓储解决方案,以及最新推出的“下一代货到人拣选方案”——PopPick。据介绍,PopPick方案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在传统的货到人方案基础上,打破了货箱、货架及托盘在存储和拣选上的界限,将各种智能拣选方式的优势凝练为一,实现大、中、小件全品类一体化存拣。该解决方案大幅提升操作人员拣货效率,同时实现工作站组合布局,可选路径丰富,机器人密度更高,工作站占地面积小等应用效果。

  苏州牧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TO黄志明则从体系化服务能力的角度,分享了如何应对多元化仓储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他指出,随着智慧物流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体系化,实现智慧物流需要物流装备企业具备体系化的服务能力,包括需求调研与方案规划能力、硬件产品力、软件产品力,项目实施、运营支持等诸多方面,缺一不可。

  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黄海涛则从视觉导航AMR这一细分领域带来了分享。他表示,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机器人的成本持续下降,加之“招工难、招工贵”问题凸显,移动机器人市场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他介绍了视觉导航移动机器人的优势以及其赋能的智慧物流场景。灵动科技还推出了Pick2Go拣选解决方案,对比传统货到人/货箱到人模式,AMR Pick2Go可满足高性价比、高柔性及快速高效导入。

  智能物流的实现离不开视觉技术的加持,要让物流自动化设备变得更加智能,也需要依靠机器视觉这双“眼睛”。会上,康耐视亚太区物流行业销售总经理孟浩详细分享了视觉技术对于引领智能(智慧)物流以及智慧工厂未来的重要性,据他介绍,视觉技术跟传统的自动识别技术相比,首先在性能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二是在功能性上也有比较明显的提升,通过训练,视觉技术可以识别更多的物品;三是信息数据与智能升级,基于更多的数据可以实现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等不同的应用。随后,他针对物流行业面临的挑战,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在提高吞吐量等方面的价值。

  视比特上海公司总经理周红谱则通过“AI+3D视觉”的技术创新,分享了为物流柔性自动化带来的价值。他表示,目前众多行业客户面临许多痛点问题,如传统自动化无法解决物流柔性制造的需求,包括物流/制造业零件种类多达上万种,形状不规则,来料不规范,传统自动化无法适应等。而采用AI+3D视觉算法的“万物”分拣系统、3D视觉智能拆码垛机器人、快递供包智能拣选机器人、3D视觉智能装卸车机器人等等创新产品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苏州先锋物流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小军则重点分享了无人叉车的创新发展。他强调,无人驾驶一定是未来的趋势,也是必然选择。随着土地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工业用地的取得越来越难,窄巷道解决方案无疑能够为客户带来巨大的价值。

  而曼巴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以《输送分拣系统的“中国芯”》为题,则从核心零部件的角度分享了创新的价值。他指出,在中国快递业务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以交叉带分拣机为代表的物流装备业正迎来高速发展,并造就了很多上市企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国际排名前20位的集成商中,国内企业不在其列,究其原因,核心零部件受限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据此,他从曼巴的核心产品(电动滚筒及驱动、输送机模组)、全流程服务以及应用案例等维度进行了分享,强调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随着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更广泛的应用,人机协作、人机混行等场景逐渐增多,安全生产的受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会上,纬诚科技纬网事业部总经理应露瑶题为《智能物流时代如何做好安全保障》的分享也让大家看到,一个简单的防护产品,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帮助企业避免重大的损失。她表示,随着物流的智能化发展,公司将推出更加智能化的纬网智能安全防护系统,为行业提供安全智能的工况环境。

  在中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行业与企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现阶段所有物流装备企业关注的话题。头部企业的经验分享值得参考借鉴。

  如,雷敏介绍了昆船智能的发展思路,提出做好“加法”和“减法”。他指出,面对自动化物流装备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趋势,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昆船智能根据自身技术优势,重点开拓了制造业的物流项目,特别是行业头部客户群体的大型定制化及复杂程度较高的项目。其次,紧跟客户的真实需求,针对制造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产品研制和服务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同时,将售后服务作为新的营销重点。据悉,昆船智能目前的项目保有量接近200亿元,后市场服务的业务量和利润十分可观。

  黄曦提到,精星一直坚持“聚焦”、“高精度”和“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在超高、密集、大平台大阁楼三类产品上做精做强,持续在产品制造能力、交付能力上做文章。

  罗伯泰克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唐树哲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就是,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认真、专注、专心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到精益求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物流装备企业凭借优质的产品在海外市场有所建树。同时,也有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将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这无疑也是物流装备企业做强做大的一条路径。如,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银学介绍了该公司海外项目云交付的成功经验。黄曦介绍了精星在东南亚地区的市场拓展成果,黄志明介绍了牧星在实施国外项目过程中对接不同国家技术标准的经验和做法等。

  近几年,物流装备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而企业上市后所面临的规模做大、业绩做强的压力更大。

  德马科技集团总裁兼智能物流事业部总经理吴中华提到,德马创建公司二十多年一直专注在滚筒及输送系统,2020年上市之后,对内重点打造产品竞争力、解决方案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竞争力,对外打造生态圈——生态圈的概念很广,不仅涉及上游和下游,还涉及研发、市场、资本等方方面面,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实现协同成长。

  据东杰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强忠介绍,东杰近年来主要采取在国内聚焦优势行业头部企业客户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两条腿”策略,但由于疫情影响,公司也在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固”竞争力。比如,在资源非常短缺、项目交期非常紧张的情况下,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实现堆垛机的快速安装、调试、更换、维护,并通过控制系统支持设备的远程调试和维护。

  中鼎集成总经理张科认为,资本给物流装备行业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一些创业型公司的本质是冲着资本市场去的,引发行业恶性竞争,而且可能在未来的5-10年内这将是一个长期状态,因此企业要思考怎么样应对;另一方面,未来3-5年内很可能出现国内企业的某些产品在某个行业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甚至更高。面对这些变化,集成商该怎么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此外,面对一些“新进入者”正在构筑的应用技术壁垒,传统物流装备企业该如何应对挑战,也是值得大家探索的话题。

  2021年是《物流技术与应用》创刊二十五周年,中国物流泰斗、著名物流专家、《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创始人吴清一教授表示,尽管近两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和冲击,但中国物流装备行业的发展仍然稳健,技术上也不断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当初在创办杂志时,就确定下了“让世界物流了解中国,让中国物流走向世界”的办刊宗旨,如今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在国际舞台已有主体地位,可谓不负当初雄心伟愿。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法人马飞教授表示,北京科技大学对《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管理的加强完善,将给杂志更大的助力,做大做强;未来杂志将加强完善和加强对客户伙伴的服务,如利用北科大优质教育资源对企业人才建设给予支持。

  对于《物流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思路,江宏指出:“杂志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影响力、公信力,更需要有洞察力,去除杂音,定义议题,启发思维。希望今后《物流技术与应用》能与广大企业携手共进,推动行业更好地发展!”

  2021年对于《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而言意义非凡。在新冠肺炎肆虐仍未结束的艰难时刻,众多业内重量级嘉宾和业界大咖,出于对《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的支持和信任,出于对物流事业发展的责任担当,欣然赴会、共商时局,才使本届大会圆满召开。正所谓“时艰时刻龙虎风云会,廿五年庆把酒谈笑间”。在科技改变物流、中国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转型升级过程中,《物流技术与应用》将不负所望,与行业伙伴一道共赴新征程!